面临高考,考生和考生家长都会感到压力的增加。过大的心理压力会给考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利于考生正常发挥。只有适中的压力下,人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考生老是担心自己考不好,整日心烦气躁,焦虑不安。有的考生会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考前焦虑症”并不是医学上专属的特定疾病诊断名词,而是泛指因考试压力过大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症状;即将面临考试的考生,或是这些考生的父母,因为担心太多,导致心理与身体上的过度负担,进而在行为上或言语上表现出不安与浮躁的现象,结果不能发挥正常的认知功能,注意力和观察力衰退。 一般轻度的症状是正常的应急反应,适度的紧张会提高考生的学习效率,而中、重度的考前焦虑则是一种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考试成绩,严重的还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 基本病症 考前焦虑症常出现的生理症状,包括失眠、头晕、头痛、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差、胃肠不适、便秘、腹泻、胸闷、心悸、尿频、睡后易醒、嗜睡、全身无力、习惯性情绪低落等。 这些伴随考试而引发的生理、心理上的紧张症状,通常会在考试过后、压力舒解的情况下痊愈,并不需接受治疗;不过,出现身体严重不适的考生,就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否则恐怕会影响考试的临场表现,甚至演变成长期的忧郁倾向。 考前焦虑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程度。轻度的症状是正常的应急反应,可能有轻度的担忧和不严重的生理反应,比如偶尔失眠,这并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反而会提高考生的学习效率。 中、重度考前焦虑则是心理问题,会影响到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其中中度的影响较轻,而重度的危害较大。重度的一般的表现有,心理上认知活动受阻、思维混乱、记忆力受干扰、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不稳定、控制力减弱、甚至出现冲动和逃避行为。在生理上则出现呼吸加快、多汗、头昏、头痛和失眠等。 中、重度考前焦虑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危害其自尊和自信心。如果此情况在考后仍不能有效缓解,还可能诱发其他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惊恐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等。 防止方法 第一招:平常一定要学会“小题大做” 心理医生通常会教患者学会“调整呼吸”,以此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然而很多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呼吸是件很小的事,人人都会做,结果是平常疏于练习,该到用时自然发挥不了效用。其实“调整呼吸”相当重要且最为实用。它能放松肌肉,调动想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自己来完成。呼吸一般控制在一分钟六次:每次吸气四秒,吐气六秒。每天做两个五分钟,坚持两周以上。试试看,对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特别管用。 第二招:做事情之前在心里预演一遍 把自己即将参加的情景先在脑子里想像一遍,例如考试当天早上起来再把什么复习一下,进考场前如何给自己一些鼓励,考试时拿到试卷先从拿手的题目做起……把未来要做的事,在头脑中“预演”一遍,像放电影一样,越详细越清晰越好,对潜在的困难事先想好应对方法,并给自己一点积极暗示,对自己说一定行。但也要避免不符合实际的空想妄想。 第三招:父母不要过分焦虑 情绪不仅通过言语,还会通过我们的一举一动甚至神情传染给孩子,所以父母也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关爱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自己首先做到用平常心看待考试结果。同时要多和孩子沟通,少说多听理解孩子的烦恼和压力。考前焦虑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建议父母要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对考前焦虑症。 应对方法 1、积极的自我暗示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 2、适量的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3、 做最感兴趣的事情 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 4、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5、音乐 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当一些事情使你感到不安、烦躁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音乐,你会觉得音乐犹如一缕清风拂过你的心灵,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而你的焦虑情绪也随之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