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站公告

11月8号(周日)上午9点,心灵花园第一组志愿者(组长张金华)将去市儿童福利院陪伴孩子们。 11月14号(周六)下午3点,心灵花园第四组志愿者(组长徐以利)将去市儿童福利院陪伴孩子们。 11月17号(周二)晚7点,进行心灵花园总部督导,由广东佛山工作站汇报个案,专家进行督导。 11月21号(周六)下午3点,心灵花园第五组志愿者(组长吴旭)将去市儿童福利院陪伴孩子们。 11月24号(周二)晚7点,“梦的工作2”主题讲座。 11月26号(周四)下午3点,心灵花园第二组志愿者(组长:李旭飞)将去市儿童福利院陪伴孩子们。 12月4号(周五)下午3点,心灵花园第三组志愿者(组长:朱银亭)将去市儿童福利院陪伴孩子们。

更多视频在线

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际交往 > 正文浏览正文浏览

 

关系万千重:网络中的新型人际关系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5/5/29 14:57:58

    这些年来,互联网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强化。这种影响当然是多方面的,如我们的购物方式受到网络的影响而发生着改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我们的人际交往的方式正在迅速地发生改变。这其实是两类有相似性的平台所构成的新的影响,一类是微博这样的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信息和意见,同时也兼有人际关系网络的功能。它的方便之处在于突破了原来互联网信息需要你自己寻找的困难。原来互联网上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等发布,但信息浩如烟海,难以寻觅,现在却是可以直接让每一个关注者可以看到,其传播能力是基于一种虚拟的关系网络的,而这种关系网络的效果正在日益放大之中。另一类是类似人人网这样的社交网络,它们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也相当大。 它直接把我们大家置于相互的互动之中。从有QQ开始,我们就已经时时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了,而现在这种关系正在变得无所不包。这些以互动为中心的网络生活已经在我们的人生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常看见几个人一起吃饭,大家相互聊天越来越少,反而是低着头在发微博,互相@。这似乎多少有点喧宾夺主,弄得人们相聚的直接互动反而不如网络上的互动真切。 但这似乎就是社会的潮流。

    所有这些当下流行的新型的网络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们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网络。网络世界由此变得不仅仅是传播信息和知识,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新的交流的方式和体验来让你的生活关系正在变得复杂,在网上建构起和和真实生活中既相重合,但又不完全一致,网络上的”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支配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种以社交和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网络生活,一方面是我们所接受的信息,所传递的情绪,所借助的知识都开始越来越依赖这个网络中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的现实生活也越来越和网络生活链接在一起,网上的“关系”和网下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混淆不清。网上生活已经不仅仅是虚拟的,而是和网下的生活打成一片,有了这些“点对点”的社交网络,网上的交往随时可以转化为网下的,网下的朋友也越来越依赖网上的交流。我们的人际关系由于网络而变得复杂化了。

    这当然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我们的交往和接触面。过去很多人远在天边,今天只要一关注,他的生活就近在咫尺。原来我们只有有限的朋友,依靠现实的关系来交往,这种交往备受空间的局限,但现在无论南北西东,只要投缘就可以在网络里来往。这也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接受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些都会第一时间迅速地推送到我们面前,而人际关系所形成的信赖感会对人的接受产生积极的影响。网络构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现实世界,我们在那里接触到的许多东西都是原来难以接受的,而且这种传播由于我们的选择而获得一种适应个体的“定制”的信息,通过真切的人际交流而来的信息,这些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报道者,消息的传送者和接受者,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这个人际交往的网络获得了更丰富和复杂的感情。这显然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建构。

    当然,这样的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会有其问题和困扰。首先,我们接受的信息和情绪都容易单一化,我们植入自己的网络的“他人”多数都是和我们观念、兴趣或价值相同的人,我们原来在真实的生活中可能感觉和我一样想法或相同状态的人很少,因此常会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化的过程。但在网上,我们可以发现和我相似的状态和情绪的人就多了无数倍,大家一起把自己的情绪和感觉放大,更容易形成偏执和片面,更难以和不同的人有效地交流。所以社交网络常常会激荡某种情绪。其次,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的传播让一些虚假的信息通过我们信任的人际网络传播会让我们更有信赖感。这其实让某些刻意利用网络的人可能会有所作为,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对于社会的冲击。因为通过人际关系形成的信任会被滥用,而真实的信息也可能在人际关系的群体之中被屏蔽。第三,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传播往往使我们的现实的交往的愿望和能力下降,往往更加乐于通过网络交流而不是通过人与人直接的交流,其实会限制我们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也会不是现实和虚拟互补而是虚拟的交往替代现实的交往的情况。

    总而言之,新型的人际关系的网络带来了人际交往、获取信息等多方面的新状况,也为文化发展、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的各个层面带来挑战和和冲击。我们还在适应这样的生活形态的路上,这既要求我们自身善用这种人际互动的网络,也要求社会和网络的从业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

宝宝进行人际交往的意义

 宝宝从小就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需要:当妈妈喂婴儿吃奶时,用“呵呵”的声音与婴儿交往,宝宝会用眼睛看着妈妈或以笑作答,这是亲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现;宝宝也非常喜欢跟小伙伴交往,即使不认识,只要碰在一起,八、九个月大的婴儿便会互相摸抓,以表示亲热,年龄大一点的则因为有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当宝宝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特别高兴。因此,家长应正确认识宝宝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宝宝情感上的需要。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际交往是宝宝的一种基本智能。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总要进行交流和相互交往,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宝宝在小群体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伙伴们相处得很好,而有些宝宝不仅不能适应,反而会郁郁不乐,这应当引起家长的注意,要适时加以引导,让宝宝快乐、自如地处理这些关系。

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内涵

1、知道自己的名字

 每个宝宝在家中一般都有自己的乳名,大多数父母在家中都只叫宝宝的乳名而不叫学名,这会使得很多宝宝只熟悉自己的乳名,对自己的学名却不敏感。到了幼儿园,为了准确称呼每一名宝宝,也为了培养宝宝“我已经长大了”的自豪感和独立意识,幼儿园里的老师一般都会以学名来称呼宝宝,这种差异必然造成宝宝心理上的不适应。对此,父母应在宝宝入园前半年,有意识地用学名称呼宝宝。在和别人提到宝宝时,也要多用宝宝的学名,如,不要说“宝宝今天几点起床的?”而应说“XXX今天几点起床的?”让宝宝意识到学名也是对自己的称呼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宝宝用学名向别人介绍自己,如,说“我叫XXX”而不说“我是宝宝”。为了引导宝宝对自己学名的喜爱之情,还可以向宝宝介绍他学名的含义以及给他取名字的过程等等,以此增加宝宝对自己学名的了解和认同。

2、敢于与人交往

 由于遗传因素和养育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每个宝宝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宝宝从小就显得比较大方,有的宝宝却总是比较害羞、内向,不善于和同龄小朋友打交道,这种性格的宝宝到了幼儿园,自然会遇到比其他宝宝更多的难题,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学会如何和老师、同伴相处,父母应该怎样帮助此类宝宝,与他人大胆地交往呢?

 首先,要注意多给宝宝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很多宝宝的害羞、胆小,是由于缺少与家庭之外的其他人交往所造成的。家长可以带宝宝多参加一些聚会,让他感受很多人在一起交流的快乐,还可以帮他请小朋友到家中玩,让宝宝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与人交往。有客人来访时,可以让宝宝帮忙开门,迎接客人。电话铃响时,鼓励宝宝自己去接。总之,创造足够多的交往机会,是宝宝摆脱害羞、胆小,敢于与人交往的前提。

 其次,宝宝不敢交往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这就是缺乏自信。如果家长已经为宝宝提供较充分的交往机会,可他仍表现出害羞、胆小的特质,就应考虑怎样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了。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宝宝展示自己的能力,然后给予及时的肯定。当然,应注意表扬时要言之有物。如,妈妈进门时让宝宝把拖鞋找出来,就可以夸奖他,“宝宝真能干,能给妈妈拿拖鞋了。”让宝宝将墩布拿给要擦地的爸爸,就可以这样表扬他,“宝宝真棒,能帮爸爸打扫卫生了。”除此之外,父母还应特别注意不要给宝宝贴上“害羞、胆小”的标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家中来了客人,父母让宝宝向客人问好,宝宝躲到父母身后不吭声,父母此时会陪笑地说一句“这孩子就是胆小”。殊不知这样的话会被宝宝记在心里,加深宝宝对自己胆小的认同,从而更加影响宝宝和他人的交往。因此,对越是胆小的宝宝,越要经常鼓励、及时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而不是批评他的胆小。

3、乐于与人交往

 有的宝宝不善与人交往,不是因为他不敢与人交往,而是不喜欢、不愿与人交往,这通常与其家庭养育方式有关。宝宝对人际交往的认识,是从自己和养护者的交往开始的。如果父母或其他养护者对宝宝的反应敏感,让宝宝时时感觉有人在响应他的呼唤,在他吃喝拉撒睡和玩耍时,如果都有到位的关注和照料,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以信赖的,就会喜欢与人相处,与人打交道。相反,如果父母或其他养护者对宝宝的反应迟钝、冷淡,他的需要常常遭到拒绝或者忽视,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信任、不好把握的,也就不敢也不愿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了。儿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具有安全依恋历史的婴儿长大以后,会将这种安全感带到他的社会关系中,使他容易认同同伴或他人。相反,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长大以后,会将不安全感带到他的社会关系中,使他容易排斥同伴或他人。因此,要让宝宝乐于与人交往,关键还在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爸爸一定要参与到与宝宝的交往中来,因为爸爸的性格一般较妈妈更为活泼、外向和豁达,这对点燃宝宝与人交往的热情是十分有利的。

 有些父母自身性格比较内向或冷淡,不太乐于与人交往,这些性格特点会影响宝宝,使得宝宝也不乐于与人交往。要想改变成人的性格不容易,但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这样一种事实:当今社会,性格活泼、外向、适应能力强的人,总是更容易获得各种发展的机会。因此,为宝宝的将来着想,父母平时应尽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尽量多地与人进行交往,要知道,宝宝是最善于模仿的。

4.会与人交往

 宝宝不仅要敢于与人交往,乐于与人交往,还要会与人交往。在这一点上,父母对宝宝的教育方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民主型的,尊重宝宝,有关宝宝的事情要和他商量,听听宝宝的想法,即使只是一个形式,也能让宝宝感觉到大人与小孩是平等的,遇到事情应该互相商量。反之,如果父母对宝宝的教育方式不得当,则会导致宝宝从中学习到负面的交往方式,如,溺爱、专制、忽略等等。

家长如何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

 在家庭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交往氛围,以父母为中心和以宝宝为中心的家庭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应当成为宝宝的朋友,要让宝宝敢说、爱说,有机会说话。家庭中的大小事,宝宝能理解的,应该让宝宝知道。适当地让宝宝参与成人的某些议论,有利于树立宝宝的自信心,使宝宝敢于与成人交往。家庭中有关宝宝的一些问题,更应该听听宝宝的意见,看看宝宝的想法,不要一味地只是家长说了才算。

二、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家长应适当地带宝宝进入自己的社交圈,让宝宝到外面去串门,找小伙伴玩耍,也应该答应自己的宝宝邀请小伙伴到家里来作客。家长可以指导宝宝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例如,家里买了新的玩具,家长可提醒宝宝请邻居家的宝宝来一起玩。别的小朋友上门来玩耍,家长要讲表示欢迎的话,消除他的惧怕心理,还要叫自己的宝宝拿出好吃的东西招待他,拿出好玩的东西给他玩。这要,让宝宝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交往,得到更多的交往机会,体验到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三、多讲故事

 父母还可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式来教育宝宝,利用其中的榜样人物帮助宝宝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避免错误的交往方式。如,给宝宝讲《狼来了》的故事,从中教育宝宝对人要诚实,人与人之间应该以诚相待;讲《大狮子和小老鼠》的故事,从中教育宝宝不要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从中教育宝宝要懂得相互谦让。

父母应该教给宝宝交往的技能

为了帮助宝宝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在交往中得到快乐,家长应有意识地交给宝宝一些交往的技能。

 1、培养宝宝的礼貌习惯,学会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父母应让宝宝在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告诉宝宝只有懂得礼貌的人,别人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也才肯把心爱的玩具给他玩。对宝宝在活动中礼貌语言用得好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强化宝宝的礼貌行为,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2、让宝宝学会容忍与合作。在交往中,碰到与自己意愿相悖的事,家长应教育宝宝学会忍让,与同伴友好合作,暂时克制自己的愿望,服从多数人的意见。例如,几个宝宝在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大家都说玩动物园,而自己却想玩娃娃家,此时,就要克制自己的愿望,和同伴们一起高兴奋兴地玩动物园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交往顺利进行。

 3、学习遵守集体规则。宝宝们在交往时,会自己制定一些规则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谁破坏了这些规则,谁就会受到集体的排斥。只有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也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和他一起玩。

 4、培养宝宝乐于助人的品质。宝宝们在交往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困难,家长不仅要鼓励宝宝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应支持宝宝帮助其他的朋友克服困难,如朋友摔到了急忙扶起来,同伴的玩具不见了帮着去寻找等等。要让宝宝知道乐于助人的人就会有很多的朋友。

假如家长在宝宝幼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交往愿望,教给他们的交往技能,对宝宝来说将是终身受益的。

 5.教礼貌用语

 父母还可教给宝宝一些必要的交往技能,掌握一些礼貌用语,包括“你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教宝宝主动结交朋友的一些方法,如,把自己的玩具、食品拿出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主动和别的小朋友商量游戏的玩法,以便能加入其中。


 
上一篇: 职场新人快速融入新团队的3个有效方法
下一篇: 人际交往的冷漠隔离与信任危机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广州心灵花园  盐城共青团  百度 
心灵花园|网站公约|网站声明|帮助中心|联系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心灵花园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浪潮网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