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发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 1.对对方的过失不肯轻易放过,认为自己的通过和不快都是对方造成的。如我的玩具被他抢走了,这个地方是我先占的,等等; 2.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去玩。当别人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时,便大闹一场,例如大家都玩丢手绢,他却要玩老鹰抓小鸡,当没有人跟他玩时,他便捣乱,结果引起争吵甚至已发打架。 面对孩子之间大家,我搜索了微博中发现家长大致有以下几种反应: 1.不问清原因,只是简单制止孩子打架。 2.不问青红皂白,打骂自己的孩子,以显得自己的公平或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 3.吓唬或训斥打骂对方的孩子。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的孩子:“下次如果你再和我们的XX打架,我就……”或者甚至训斥和动手打别人的孩子,以示家长替自己的孩子出了气。 4.与对方家长互相吵骂,大打出手,成为“冤家”。 5.谨慎对待,不随意评判孩子的打架行为,而是探究孩子打架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问大家哪一种表现比较好,我想大家都会想选择第五种。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为。 也许还会遇到一种情况,孩子经常会打别的小朋友或是家人,表现的特别有攻击性,该如何制止呢? 应对方法:首先在大人眼中的宝宝打人,可能仅仅是他们互动的一种方式,孩子很难掌握手臂的力度,抚摸很可能会变成推搡,另外他们也认为大力的接触他人是什么不好的行为,所以父母要演示给孩子。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应该是过去拉住他的手,而不是过去直接拍他的头。当孩子出现打人的情况时,父母都要马上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但是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能粗暴的打孩子,否则孩子就会认为打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下面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闺女语宝儿前几天从幼儿园回来,说有个小朋友(男孩儿)用手故意打了她脸一下,我问她还手没有,她说没有还手。我说那你别跟我说,以后在外面受了欺负,记住要还手,打不打和打不赢是两回事儿。打输了回来,我向你检讨,是爸爸我授艺不精,咱以后继续练;打赢了回来我给你庆功,别干那告状打小报告的事儿,闺女也不知道听没听明白,反正特认真地对我说好!” 这是在论坛上很火的一则帖子,引起了诸多家长的共鸣,纷纷跟帖点赞,这无疑代表了当下一类家长的观点: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孩子要培养狼性和血性,在受欺负的时候以暴制暴,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态度,因为一个懦弱,忍气吞声的孩子是无法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立足的。 但也有另外一种观点:好斗的孩子赢得了现在,但赢得了未来吗?以暴制暴就像是用一个错误来回击另一个错误,环环相报只能错上加错。当我们一面希望孩子善良宽容,一面又教他们以暴制暴,岂不是互相矛盾吗?今天的自卫回击,谁能保证不变成明天的暴力相向?善良不是无能,宽容不是软弱,我们应该对暴力说“不”。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有时候犯了错,都舍不得打一下,如今竟然在外被别人欺负,那心里真是十万个不是滋味。面对孩子们的小江湖,家长是该教会他们血性反击以暴制暴,还是提倡宽容,让孩子们以德报怨?今天,我们给所有爸爸、妈妈带来一套卓有成效的武林秘籍——教孩子们学会“打架”! 家长不妨让孩子学会打架。儿童教育专家冯德全教授认为,“孩子通过打架可以逐渐适应集体活动,并从中学会许多知识,如何在挨打时降低痛苦、怎样调节情绪、如何避免激怒对方、怎样相互原谅等。”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对比双方战斗力,以及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